你是否常常看到人们捧着手机玩3A大作、甚至用手机完善专业设计渲染工作?随着云计算发展,云桌面平台被广泛地应用,那么云桌面到底是什么?是如何发展的呢?今天带大家了解云桌面的由来。
上世纪80年代起电脑从专业化逐渐走向民用。硬件性能的指数型提升,加速了这一进程,而PC管理与运维却成为企业的负担,企业需要专人负责电脑组装、安装操作系统与相关工作软件-统称-桌面交付。
为了简化桌面交付的工作,在该领域不断推陈出新,已经诞生多项技术,不同技术代表了桌面交付的不同时期:1.无盘工作站、2.硬盘克隆与写保护时代、3.终端远程桌面
今天我们从技术的发展向大家介绍云桌面
1995-2005:无盘系统(或无盘工作站)影响深远的十年
早期PC硬盘价格昂贵,网络速度也仅为100MB,因此在许多大学、企业这些大型组织中,PC以无盘系统配置使用,PC不需要硬盘,而是通过服务器分配共用存储。时至今日网吧等机构仍在使用无盘系统技术。无盘系统作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为PC提供了快速交付的优化方案,影响着桌面管理的发展。
2002-2009:逐渐消失的硬盘克隆时代
21世纪后各个中小学、都逐渐建立了计算机教室。诺顿Norton公司推出网络克隆的解决方案。管理人员可以选择任意一台电脑作为标准机,通过网络克隆到其他所有的电脑中,实现批量克隆式交付。硬件级或系统软件级实现写保护,重启则还原。防止系统遭受破坏性修改。但是由于过度标准化,使用者难以保留自己的个性化设置,同时因为存在大量兼容问题逐渐被大众淘汰,现在偶尔还可以再学校机房中看到。
2002-2007:终端远程桌面成熟
微软放弃了无盘时代对RPL的支持,转而使用影响深远的RDP远程桌面协议,该协议的初衷是为了便于网络管理员管理维护服务器。它用于终端服务器和终端服务器客户端之间的通信。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账号密码登录远程的桌面,同一台PC可以登录多个桌面而互不影响。但是因为RDP技术仅在会话层进行隔离,使得当多用户操作时会影响其他用户。
2008-至今:逐渐成熟的云端时代
08年至今统称云端时代,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:虚拟桌面与云桌面
虚拟桌面由VDI与VOI组成一超一强的局面:早期Intel、AMD两家CPU制造商在自己的处理器中加入了虚拟化指令,从而为CPU提供了虚拟化支持。Citrix与VMware厂商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虚拟机产品。
VDI架构,管理员可以在一组服务器上创建大量的虚拟机,为每一个用户分配一台虚拟机。不同虚拟机之间有着自己的地址,解决了RDP早期版本文件/外设访问冲突等问题,用户在该架构下可以完成传统PC的所有操作,将虚拟机的运行产生的画面连续的传送到终端显示器上,终端同时可以将键盘的操作指令传输给虚拟机,终端本身只是输入输出的设备,真正的CPU计算在后端虚拟机上进行。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存在相应的短板。VDI架构对服务器的标准要求较高,且早期本地带宽较低无法传输高质量的视频及图像都阻碍VDI架构的普及。
IBM提出的VOI架构,无需在服务器创建运行虚拟机,仅需创建和提供一组虚拟磁盘,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都存放在虚拟硬盘中,所有用户共用一组虚拟磁盘来实现桌面交付,VOI解决了VDI图形图像方面的劣势,但因为系统与软件都存放在虚拟硬盘中,VOI的性能被固定无法根据需求调整。
云桌面这一时期基于虚拟桌面技术延伸,经过多年的发展不同厂商或更新或推出了RDP、HDX、PCoiP、QDP、SPICE等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远程桌面协议用于优化VDI架构。这些协议各有千秋,值得一提的是QDP协议为国内瑞云公司自研协议,搭载于青椒云桌面主要针对音视频优化传输速率,传输速率位于行业前列。
以上就是云桌面的历史由来,随着云计算的发展、硬件的革新,相信云桌面/云电脑技术将越发成熟。青椒云作为国内云桌面的中坚力量,将发挥自己的优势,在未来将继续与各行业携手共同推动数字化进程,服务企业与个人更便捷的生活。